【环球科技综合报道】长久以来,人类一直想揭开梦境的神秘面纱。人什么时候会做梦?梦的内容是什么?据法国《快报》报道,4月10日,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等多所大学的学者组成的研究小组在《自然-神经科学》杂志上发表研究报告称,通过分析大脑电波信号可解读梦的秘密。 人们通常认为梦产生于大脑高度活跃的快速眼动睡眠(REM)阶段,但调查显示,70%从非快速眼动(NREM)睡眠中醒来的人称自己做了梦。为确定梦的产生时刻,研究小组邀请39名志愿者在睡觉时佩戴仪器,以获取他们的脑电图并监测大脑活动。期间,研究人员会多次叫醒志愿者并询问他们是否有做梦。 在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后,专家发现,“后皮质热区”(位于脑后部,由研究人员命名)中低频脑电波(1-4 Hz)的出现与梦的产生有关。在人做梦时,该区域低频脑电波减弱。通过该区域的脑部活动判断志愿者是否在做梦,准确度可达90%。 为了进一步知晓梦的内容,研究人员分析了7位志愿者睡觉和做梦时的脑部电波信号,并发现高频脑电波(25-50Hz)与梦境内容紧密相关。梦的类型不同,高频脑电波出现的区域也会产生变化。例如当我们梦到人脸时,日常负责面孔识别的梭状回脑区中会出现高频脑电波。做梦时各脑区的功能与人清醒时几乎相同。 加深对梦的了解对神经科学研究意义重大。一位研究人员表示,弄清楚梦的原理将有助于更好地了解“意识”产生的神经元基础并探索梦的功能。(实习编译:张羽佳审稿:赵怡蓁) |